在从注重发展速度到注重发展质量的转型过程中,从转型战略制定到制度建设和执行,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钧测人的伴随成长,今天就关于坚持持续学习、促进生成长分享一点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励学的名人警句很多,“人但有恒,无事不成”是我比较喜欢的,源自曾国藩在家书中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
《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每天都要清楚自己所不知道的,每个月都要清楚自己这个月所学到的。
曾国藩三十一岁那年,给自己定下了每日十二条必修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正是对这十二条日课的坚守,才有了名扬青史的曾国藩,才有了曾氏家族数百年的荣耀。
西汉·戴圣在《礼记·大学》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
这就是所谓的八目“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格物.致知”受到历朝历代众多文学家、思想家的推崇,其要义在于要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获得各种深刻的知识。
华人高能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讲中说“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回到检测鉴定行业,我们针对的对象基本是人工建筑或者构筑物,通常是经过设计建造的,因此对其设计建造过程的了解甚至精通对做好检测鉴定工作大有裨益。
设计工作,可以认为是“无中生有”的工作。著名的华人结构大师林同炎,其经典设计作品无数,其中不乏开创性的作品,比如首创的上承式悬带桥里奥.科罗拉多大桥,开创性的连梁作为抗震二道防线的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美洲银行大厦,经受了1972年6.2级强震考验,震后经过简单修复就投入使用。
林同炎推崇“不盲从法规而顺从自然定律”,也就是“道法自然”。林同炎所著的《结构概念和体系》成为结构工程的入门经典。
林同炎国际的邓文中认为“工程不是科学,其基础不是真理,而是累积的经验。工程法规写的都不是科学的推理,而是经验的集成。经验是不完整的,所以法规也是不完整的。我们必须从自然定律去思维法规的适用性”。但说工程不是科学,并不准确,如果完全依靠经验,如今的多数重要工程恐怕就不能成为现实。
与设计工作对应的,检测鉴定工作是基于已经存在的对象,其逻辑是基于对既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检测结果做出评价。
这里最重要的原则同样是要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所谓“智若禹行水,道如丁解牛”(陆游),在检测的时候似庖丁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在做评价鉴定的时候不能如盲人摸象,不能如管中窥豹只见其一斑不见全豹如大禹治水。
同样的依循现行标准规范时不能盲从规范。注重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坚持不懈,钧测在从速度向质量转型一定会成功,最后以毛泽东的一首诗共勉: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以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您正在向检测专家团队咨询问题